• Instagram
Original Art Association
Original Art Association
  • who we are
    • Organization Structure
  • ExhibitionDrift
    • DriftDrift
    • Stranger
    • EMPTY COLOR
    • Art Lobby58
    • City night sky grey‭, ‬…
    • Calendar
    • THREAD OUR FRESH WOUNDS
  • Join us
  • contact

  • The Persistence of Fragility

    Material, memory, and the choreography of perception Ryan Sun In Barthroom Experimental Gallery in Jingdezhen, Silk in the Mist is such an exercise in perception and not a presentation of discrete works. The exhibition places material as importance not as a vessel but an act agent entangled with atmosphere, memory, and the body. Sakaizon’s inflatable…


    August 26, 2025

  • August 5, 2025
  • 眯眼抽丝

    展覽前言 「穿過霧洗的泥灣,於踽踽行間,一座城出現——如絲解縷。」——(Ryan Sun) 群展《眯眼抽丝》以這句帶有詩意與神秘色彩的詩句開場,為觀眾提供一種感知的入口,也為整場展覽建立一個哲學基礎:當身體與感知交織,某種「不可見的秩序」在當代藝術中隱然成形。來自中國、日本與紐西蘭的參展藝術家們,共同構築了一場跨文化對話,使觀眾能在視覺之外,體會材料之間的緊張、關係與生成邏輯。 本展拒絕將材料視為被動的載體,而是強調材料本身的能動性——陶土、纖維、橡膠、膠片與繪畫在此不再是結束的形式,而是持續生成中的行動者。在這過程中,身體不再僅僅是再現的對象,而是一個在場的、與物質生態共演的存在,它與空間、記憶與意義不斷交織重塑。 坂井存(Sakaizon)的橡膠裝置會即時回應空氣壓力的變化,呈現出形體與空間之間的張力與不確定性。Sophy Qi 的攝影和裝置散發出感傷的物質性,以緩慢的敘事節奏捕捉模糊與清晰之間的過渡,讓觀者不只是在視覺上,更在感知層面「瞇起眼」去觀看城市與自我之間的縫隙。 展覽中,盧建興對景德鎮陶瓷傳統的當代表述引發文化與形而上討論的張力,湯強則以油畫轉化為身體化、地理化的語言,讓地景以身體的尺度被重新丈量。紐西蘭藝術家 Kirsten Dryburgh 結合傳統工藝與觀念創作,以古未來主義的視覺語言探索非線性的時間感與無限的「此地此時」。 黃慧嫻的作品則將東西方的神秘主義、民間宇宙論、五行理論與占星圖譜融合在一起,繪製出如時間裝置般的抽象圖像,讓觀者進入一個思辨的時空,感受節奏、平衡與元素轉化的詩意運作。在她的作品中,觀看成為一種冥想。 這些作品共同構築出一座「不可見之城」一種由感官理解、物質智慧與跨文化記憶所編織的無形建築。《霧中之絲》並非要求清晰的閱讀,而是提供一種層疊的、非線性的感知場域,讓身體、時間與物質彼此糾纏、生生不息。 展覽資訊 展覽名稱:《霧中之絲》展覽地點: Barthroom 實驗空間(景德鎮市珠山區陶溪川創意區,陶集西門一號樓 N1棟210室)開幕酒會: 2025年8月5日(星期二)晚上6點展期: 2025年8月5日 –【請補上結束日期】 參展藝術家:SunSun(中國)、Sophy Qi(中國)、湯強(中國)、盧建興(中國)、Kirsten Dryburgh(紐西蘭)、坂井存(日本)、黃慧嫻(中國) 盧劍星(中國)時光的紋路 陶瓷 SUNSUN(中國): 是水滴嗎 錄像 Sophy Qi (中國) :疑似銀河落九天 裝置 唐強 (中國):月光療傷 油畫 黃惠賢(中國):地久天長的悲喜 丙烯 黃惠賢(中國):通靈的醉舟 丙烯 Sophy Qi (中國) :正在枯萎的植物,海浪和兩張自拍 裝置


    August 5, 2025
  • Exhibition
  • Stranger